在我學習拼圖的過程中

完全都是爸爸一個人陪著我

說是學習

其實只是"很單純的拼"而已

~

小時候拼圖

沒有品牌選擇

沒有刀模分別

沒有手感喜好

真的就是"很單純的拼"

~

爸爸會從一開始就幫我挑著拼片

然後叫我先拼

小時候的拼圖

只要有爸爸在

我都負責拼就好

那時候的拼圖

不用字彙來形容各種技巧

同樣的東西拼久了

自然就會對圖

看形狀

看顏色等等

~

當我越來越大

拼圖越來越孤單

下課回到家自己一個人拿起一幅圖就拼

不管一千,兩千或三千片

從挑片分類到拼起來一手包辦

就這樣過了中學六年

~

出了社會認識越來越多各地的同好

我習慣在大夥一起拼圖的開始負責挑片

有時候甚至整場拼不到幾片

圖就完成了

我越來越習慣在看到一幅即將開拼的圖時

先在心理分析它

如何分類

好不好挑片

是很多人同時要有的拼

或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要拼而已

等等考量

~

"拼"就像籃球場上的"得分"一樣

只要你打籃球

都有需要投籃

都有機會得分

不管你怎麼出手

就算你投偏

風把球吹進籃框一樣是得分

當然有人把得分技巧練到出神入化

而"分析一幅圖到挑片分類"

就像籃球場上的"戰術"

很多種方式可以運用

它需要用更多心思考

它不像得分畫面來的直接獲得讚賞

但每個領域都有人樂於其中

從中獲得成就感

~

小時候爸爸讓我不斷的"得分"獲得成就感

長大後自己一個人走在拼圖的路上

開始沉浸於"思考戰術"之中

但當沒有人接球時

我還是可以保有從小爸爸帶給我的得分技巧

來完成一幅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